黑龍江制藥廠廢水處理達標排放設備黑龍江制藥廠廢水處理達標排放設備
隨著我國醫藥改革的深入推進,以及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提升,新《制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迅速得以貫徹實施。制藥企業及環保企業應及時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加大對制藥廢水處理技術的研發力度,降解廢水中的化學合成物質及生化抑制物質?;瘜W合成藥物與抗生素屬于當前臨床使用較為廣泛的藥物,本文以此兩種藥物為例,根據相關工程實例,重點分析其廢水處理工藝與技術。
當前我國制藥行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時期,雖然生產品種、企業數量逐漸增多,但生產規模較小,藥物生產質量有待提升。同時,我國制藥的生產成本較大,且生產效率低、環保投入少、污染較為突出。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15年,不同規模的制藥公司近8000家,廢水的總排放量超過60000萬噸,占到總工業廢水量的3%左右,從數據結果可知,研究制藥廢水處理工藝已迫在眉睫。因此,本文結合相關工程實例,探究制藥廢水的處理工藝。
1.化學合成藥物制藥廢水處理的工程實例
化學合成藥物產生的制藥廢水COD含量高,成分復雜,但B/C值較低故可生化性不強,廢水中含有氰、酚或芳香族胺、氮雜環和多環芳香烴化合物等微生物難以降解,甚至對微生物有抑制作用的物質,氨氮濃度及無機鹽度均較高,不利于微生物的繁殖和生存,但當前化學合成藥物使用范圍較廣,因此,分析該藥物制藥廢水的處理工藝十分必要。
1.1工程情況
本制藥企業通過化學合成方式,生產出內分泌、抗腫瘤、消化道、抗生素、精神類藥物的原料藥,按照低濃度、高濃度兩個標準收集排放的制藥廢水,其中低濃度的制藥廢水可用于清洗生產過程中的催化劑載體、過濾機等設備。該企業的制藥廢水處理量約為800m3/d,建成廢水處理站后,須按照《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表1中的二級標準排放廢水。
1.2制藥廢水處理技術
1.2.1廢水的水質
化學合成藥物的制作工藝較為復雜,反應步驟多,溶劑與未充分反應的原輔料均會進入廢水中,因此,制藥廢水中含有有機物等污染物,如脂肪、苯類有機物、醇、酯、石油類、氨氮、硫化物及各種金屬離子等,且水量、水質的波動較大,具備污染物種類多、色度深等多種特點,且含鹽量、濃度均高,屬于難降解、高濃度的有機廢水。
1.2.2廢水處理流程
該企業的制藥廢水處理流程較為復雜,根據不同制藥廢水的濃度,收集到對應的集水池進行處理,共分為A、B、C三個集水池,每個集水池收集的廢水性質不同。
處理高濃度制藥廢水的流程為:收集制藥廢水到集水池A—進入pH調節反應區,降低廢水的酸性—經過電催化反應器處理—與低濃度制藥廢水混合,進入混凝沉淀池—放入混凝藥劑,沉淀懸浮物質、膠體物質,達到降解的目的。同時,為確保制藥廢水的處理有效性,可依據制藥廢水在微電解過程的效果,分成混凝沉淀池與Fenton氧化池兩種處理方式。
2.2制藥廢水處理技術
2.2.1廢水的水質
經過實驗后,研究人員發現該制藥企業的廢水水質具有以下幾種特征:
(1)懸浮物較多,含有大量有機物。
(2)間歇性排放,有毒物質較多。
(3)含有*、*等其他抗生素的殘留,處理難度較大。
2.2.2廢水處理流程
(1)廢水預處理過程
抗生素制藥過程產生的廢水,均經過格柵后進入到調節池,主要是將顆粒較大的懸浮物攔截在外,同時,將廢水排入初沉池后開始*自然沉淀。
(2)酸化
經過初沉后,廢水會流到水解酸化池,降低廢水中毒性物質的濃度,以方便降解好氧微生物。
(3)一級處理
利用好氧活性污泥池,加入適量的微生物菌劑,完成一級處理生物廢水的程序。
(4)深度處理
借助曝氣生物濾池,確保廢水達標后進行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