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預處理-水解-厭氧-缺氧-好氧工藝,對制藥廢水進行處理,運行穩定,COD總去除率>98%,排出水COD<300mg·L-1。曝氣池COD容積負荷2.0kg·m-3·d-1,溶解氧濃度3.2mg·L-1。每m3廢水處理實際運行費用為1.3元。廢水的電導率、COD與吸光度之間呈正相關性,可用吸光度或電導率的觀測替代COD的觀測。
制藥廢水是較難處理的工業廢水之一。傳統的處理方法為化學方法,由于化學藥品昂貴,處理費用較高,企業難以承受,況且化學方法又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較為理想的處理方法是物理、化學和生物相結合的方法。近年來,美國、日本、法國、印度等國先后采用厭氧-好氧組合技術處理制藥廢水[1-4]。我國許多研究部門也提出了許多適宜處理制藥廢水的工藝技術[5-10],如2003年,某制藥廠采用氧化-生化法處理生產制藥廢水,經半年多的運行,處理效果穩定,出水水質達標排放。由于制藥產品種類繁多,生產工藝和管理水平差別較大,使得污水處理方法顯示出各自的特點。目前對高濃度有機制藥廢水采用生物處理技術已達成共識,本文采用厭氧-好氧技術,使得廢水處理效率、能耗以及費用大大降低,為經濟、有效的處理制藥廢水開辟了新途徑。
原水經格柵去除較大的漂浮物、懸浮物后,自流至沉淀池。經絮凝(絮凝劑PAC,500mg·L-1)沉淀后的藥渣(棕紅色)經板框壓濾機脫水后作為飼料添加劑出售。沉淀后的廢水由潛水泵提升進入水解酸化反應池。水解池出水依次自流至厭氧池(UASB)、吹脫池、缺氧池、曝氣反應池,后由二沉池、過濾池出水外排。各反應池沉淀后的污泥定期排至濃縮池濃縮,經板框壓濾機壓濾后,泥餅外運,濃縮池上清液污水排至調節池進行二次處理。
黑龍江制藥廢水處理達標排放設備黑龍江制藥廢水處理達標排放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