遂寧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設備內厭氧接觸填料為特型多面懸浮空心球,無堵塞,比表面積大,出水穩定,使用壽命長,添加與更換方便。
0.3方 3000*1260*1800 ¥12000
0.5方 3000*1500*1800 ¥13000
1.0方 4000*1500*2000 ¥13900
2.0方 6000*2000*2000 ¥26000
3.0方 7000*2500*2000 ¥30000
遂寧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如何進行日常維護?
(a)日常保養 這是對設備的清潔、檢查、加油等外部維護,由操作人員承擔,并作為交接班的內容之一。
(b)一級保養 對設備易損零部件進行的檢查保養,包括清潔、潤滑、設備局部和重點的拆卸、調整等,一般在專職檢修人員指導下由操作人員承擔。
(c)二級保養 對設備進行嚴格的檢查和修理,包括更換零部件、修復設備的精度等。由專職檢修技術工人承擔。
(d)小修 這是工作量小的局部性修理,只進行局部修理、更換和調整。
(e)中修 這是一種工作量較大的計劃修理,污水處理廠安排1—3年1次,內容包括更換和修復設備主要部分,檢查整個設備并調整校正,使設備能達到應有的技術標準。
(f)大修 這是工作量大的一種計劃修理,包括對設備全面解體、檢查、修復、更換、調整,后重新組裝成新的整機,并對設備外表進行重新噴漆或粉刷。一般幾年甚至十年才進行一次,可由專業(修配)廠來完成。
C、設備的計劃預修制 設備在使用過程中,零部件、關鍵部件會不斷“磨損”,這就會影響設備的性能、效率和安全。設備頂修制就是根據設備的“磨損”規律,通過日常保養有計劃地進行檢查和修理,保證使設備經常處于良好狀態的工作制度。設備預修制的主要內容包括日常維護、定期檢查和計劃維修。
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如何進行日常維護? 設備維修工作的原則 維護保養和計劃檢修并重,以預防為主。堅持良好的保養, 可以減輕。
設計規模與標準
2.1設計規模
根據業主方提供的有關資料和要求,該單位每天污水排水量為20m3/d。設計處理時間為20h,處理水量為1m3/h。
2.2 設計進水水質
鑒于業主方未提供排放原水的水質檢測報告,擬定該單位污水原水水質(依據《生活污水處理技術指南》中規定:無實測資料時可參考的數據。)設計污水處理站進水水質,即化糞池出水水質,如下:
CODcr ≤300mg/L
BOD5 ≤150mg/L
SS ≤100 mg/L
類大腸桿菌群 ≤3×108個/L
PH 6~9
2.3 設計出水水質
根據設計方的要求,處理后的排放水可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一級排放標準。,設計主要出水指標如下:
CODcr ≤60mg/L
BOD5 ≤20mg/L
SS ≤20 mg/L
PH 6-9
余氯 ≤0.5 mg/L
3、設計范圍與原則
3.1 設計范圍
污水處理區塊范圍:從污水進入調節池至標準排放口之間構筑物(包括總平面布置)及配套設計。而污水處理站外的廢水進水管與外排出水管不包括在本方案之內。
3.2 設計原則
[1] 采用*工藝,新型設備,減少投資,節省能耗,降低運行費用;
[2] 要求工藝和設備布置合理,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
[3] 操作維護管理方便、技術要求簡單,宜于長期使用。
3.3 設計依據
[1] 設計方提供的水質水量參數;
[2]《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
[3]《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18466-2005);
[4]《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3838-2002);
[5]《室外排水工程設計規范》(GBJ14-87);
[6]《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50013-2006)
[7]《給排水工程結構設計規范》(GB69-84);
[8]《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GBJ3096-93);
[9]《水處理工程師手冊》和《三廢處理工程技術手冊》
[10] 相關法律法規。
4、污水處理工藝及說明
4.1工藝說明
工藝中采用水解酸化+兩級接觸氧化的生化處理工藝,該工藝是小宇公司開發的污水處理工藝,在住宅區、賓館、療養院、醫院等生活有機污水處理有成功經驗,是成熟的水處理工藝,主要是去除污水中的有機物和懸浮物。
整個處理裝置為成套鋼制設備,具有處理效果好,運行成本低,占地面積小的特點,主體設備保用20年以上,根據業主要求可安裝于地上或地下:
生活污水經化糞池發酵分解后,出水通過格柵攔截去除大粒徑懸浮物后進入調節池,進行水質水量的調節,然后通過泵提升到水解酸化池。在水解酸化池內將大分子以及大部分有機物分解,降低部分COD,便于后續好氧生化處理。
污水自流進入一級接觸氧化池,進行初步生化處理,出水再進入二級接觸氧化池進行深度生化處理,在二級接觸氧化池中,設置有生物填料,在生物填料上附著有一層生物膜,生物膜對于水中的有機物進行吸附、吸收、降解,從而使廢水中的有機物得以充分凈化;接觸氧化池出水再進入二沉池,經沉淀處理后,污水中的大部分懸浮物和部分有機物給去除下來。二沉池出水進入消毒池,投加消毒液消毒,達標排放。
二沉池污泥氣提回流到水解酸化池,剩余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污泥濃縮池污泥由污泥泵自動控制打入化糞池進行厭氧處理。
4.2工藝選擇
1、 有機物去除
污水中有機物(大多數能被微生物所利用部份稱為BOD5)的去除是靠微生物的吸附作用和微生物的代謝作用,然后對污泥與水進行分離完成的。生化反應又分為厭氧階段、兼氧階段和好氧階段。
厭氧階段(化糞池):廢水在通過掛著產氣菌(甲烷菌)的填料層時,在產氣菌(甲烷菌)的作用下,將水中小分子的物質如有機酸和醇通過新陳代謝作用轉變為基本的化合物CH4和H2O,從而達到去除COD的目的。
水解酸化階段:廢水通過掛上生物菌膜的填料層,大量微生物將進入水中的顆粒物質和膠體物質迅速截留和吸附,截留下來的物質吸附在水解生物菌表面,在大量水解細菌的作用下將不溶性有機物分解為可溶性物質,在產酸菌的協同作用下將大分子物質、難以降解的物質轉化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質。
好氧設計階段:本工程中好氧段采用接觸氧化法進行凈化。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在有氧的條件下將污水中的一部分有機物用于合成新的細胞,將另一部分有機物進行分解代謝以便獲得細胞合成所需的能量,其終產物是CO2和H2O等穩定物質。在這種合成代謝與分解代謝過程中,溶解性有機物(例如低分子有機酸等易降解有機物)直接進入細胞內部被利用。而非溶解性有機物則首先被吸附在微生物表面,然后被酶水解后進入細胞內部被利用。微生物的好氧代謝作用對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和非溶解性有機物都起作用,并且代謝產物是無害的穩定物質,因此可以進一步降低污水中的殘余有機物。
2.斜管沉淀去除好氧池污泥
污水中通過好氧池后,污泥(好氧菌種)隨池出水較多,必須通過高效率沉淀作用使好氧菌種沉淀下來,采用斜管沉淀工藝,是淺層沉淀理論,強化沉淀的能力,從而污水得以澄清,沉淀下來的污泥(好氧菌種)通過泵回流到厭氧池重復使用。
3. 大腸桿菌及病毒的去除
根據《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生活廢水必須經消毒處理,采用消毒能力較強的二氧化氯進行消毒處理,二氧化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殺滅廢水中的大腸桿菌和病毒。
4.3工藝特點
4.3.1 采用二級生化處理工藝,結構簡單,處理效率高,占地省,污泥量少。
4.3.2 好氧生化池采用接觸氧化處理工藝運行穩定抗沖擊負荷好,增加了處理效果的穩定性。
4.3.3 主要采用生化處理工藝,以及一次提升后水自流,動力消耗低,整體設施運行費用低。
5、詳細設計說明
5.1格 柵
格柵的目的是去除廢水中那些在性質上或在顆粒大小上不利于后續處理過程的粗大懸浮物或漂浮物。
格柵采用人工格柵,縫隙寬度為10mm。
5.2調節池
功能:接納化糞池出水,調節水質水量,為后續處理提供均勻水量。
配置:水泵2臺,每臺0.75KW,一用一備
回填土:
(1)回填土前,產品內灌水至1/2水位,再進行回填,不允許回填污泥,以防產品上浮,回填土執行無水回填土要求。
(2)在回填土時,產品底部兩側必須用人工塞實。填到30-50cm以上時,每30cm必須夯實一次,直至與產品頂部相平。
(3)產品頂部以上回填土必須密實,如產品設在道路地段,在地面末處理前,不允許有車輛進行碾軋;
(4)回填時回填土的質量必須符合回填土驗收規范,不允許用建筑垃圾為回填土使用,土中的尖角、石塊及硬雜物必須剔出,回填時,必須均勻回填,切忌局部猛力沖擊。
(5)回填土達到施工規范要求后砌筑進口連接井(距池體0.8-1m左右),井底墊層必須夯實后澆筑混凝土底板,井中作流槽,并嚴格執行工程設計標高。
綜上所述:安裝地埋式污水處理上需要以上3種步驟挖基坑,安裝,回填土。
污水處理設備——使用注意事項
1.除專業操作員外,任何人不得私自操作設備,特別是兒童.
2.設備上不要擺放任何物品,嚴禁兒童攀爬設備.
3.所有的維修以及保養工作,必須在確認設備已斷電后才可以進行,嚴禁帶電處理.
4.潛污泵要隨設備的關機而關閉,設備運行時不可以關閉.
5.除維修工作外,不可以私自開啟維修口,以免意外發生.
6.如果要檢修設備,必須有專人再旁看守,不可以私自下池檢修處理.